被子植物Angiospermae > Euphorbiaceae大戟科
臺灣山麻桿
中文名: |
臺灣山麻桿 |
學 名: |
Alchornea trewioides (Benth.) Muell.-Arg. var. formosae (Muell.-Arg.) Pax & Hoffm. |
別 名: |
|
英 名: |
|
原產地: |
臺灣特產種 |
屬 名: |
|
種小名: |
|
亞種名: |
|
變種名: |
|
型 名: |
|
種命名者: |
|
亞種命名者: |
|
變種命名者: |
|
型命名者: |
|
是否為雜交種: |
|
特性項目

生活型:灌木

樹幹及枝條的描述:高1-2 m,雌雄同株。小枝被微柔毛或無毛。

葉的描述:葉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,長寬9-12×6-11 cm,紙質,邊緣有細鋸齒,先端漸尖,掌狀脈3-5條,背面沿中脈具柔毛,基部寬楔形或近心形,具4腺體,小托葉(stipels)錐形,長約2 mm;葉柄3-7 cm;托葉披針形。

花序及花被的描述:花序頂生或腋生,不分枝,雌雄同序,7-10 cm,被柔毛;苞片三角卵形,長3-4 mm。雄花每苞片具9-11枚;花梗1-2 mm;萼片3或4 約2.5 mm,無毛;雄蕊8。雌花花梗1 mm;萼片5,三角狀卵形,2.5-3.5 mm不等,被柔毛,子房微被柔毛,花柱3,披針形,4-5 mm,質厚,合生1 mm長。

果實及種子描述:蒴果球形,具3淺溝,直徑約1 cm,近無毛。

物候的描述:花期3-4(5)月,成熟6-7月。

生育環境:分布台北、基隆、蘇澳、宜蘭、台中、彰化等濱海及內陸低海拔灌叢中。

用途描述:藥用及觀賞。
目前開花照片
開花時序圖
植栽位置圖
植栽位置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