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植物園

圖片說明

被子植物Angiospermae > Sapotaceae山欖科

大葉山欖

大葉山欖,果實與葉的圖片大葉山欖,果實與樹幹的圖片大葉山欖,果實的圖片大葉山欖,花朵的圖片

圖片說明:大葉山欖,果實與葉的圖片
中文名: 大葉山欖
學 名: Palaquium formosanum Hayata
別 名: 臺灣膠木、馬古公
英 名:
原產地: 臺灣、菲律賓
屬 名:
種小名:
亞種名:
變種名:
型 名:
種命名者:
亞種命名者:
變種命名者:
型命名者:
是否為雜交種:

特性項目
* 生活型:喬木
* 樹幹及枝條的描述:枝條往往留有葉痕。
* 葉的描述:葉叢生枝端,厚革質,長橢圓、倒卵形或窄倒卵形,可長達20cm,寬達12.5cm,銳尖、圓或微凹頭,基部鈍,葉背淡綠色。
* 花序及花被的描述:花淡黃色,徑0.8~1.2cm;外輪花萼具褐色柔毛。
* 果實及種子描述:果為漿果,橢圓形,長達4.5cm,成熟時為暗橄欖綠。
* 物候的描述:秋至春季開花。
* 生育環境:北部、南部、東部、蘭嶼及綠島近海叢林中。
* 用途描述:庭園景觀。
* 其他特性描述:在蘭嶼,原住民用大葉山欖作為船首、船尾板、船槳及坐墊等暫時性的木釘,與水芋的收穫棒等;而他的達悟話是「kolitan」,意思是「剝皮才能吃的果實」。

植栽位置圖
回主頁  回植物列表 
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