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子植物Angiospermae > Elaeagnaceae胡頹子科
胡頹子
中文名: |
胡頹子 |
學 名: |
Elaeagnus pungens Thunb. |
別 名: |
蒲頹、柿糊、椬梧 |
英 名: |
Thorny Elaeagnus |
原產地: |
中國大陸、日本 |
屬 名: |
|
種小名: |
|
亞種名: |
|
變種名: |
|
型 名: |
|
種命名者: |
|
亞種命名者: |
|
變種命名者: |
|
型命名者: |
|
是否為雜交種: |
|
特性項目

生活型:常綠灌木。

樹幹及枝條的描述:高3~4m,刺頂生或腋生,長20~40mm或稍過之;嫩枝稍壓扁,密被銹色鱗片,老枝黑色,略有光澤。

葉的描述: 葉互生,革質,橢圓形或闊橢圓形,很少長圓形,長5~10cm,兩端鈍或基部圓形;邊稍反卷或略呈皺波狀,兩面密被銀灰色、少數褐色的鱗片,但老葉上面脫淨;側脈每邊7~9條,下面不明顯。

花序及花被的描述:花鐘形,白色,1~3朵生於腋生短枝上;花枝長3~5mm,彎垂;花萼外面被鱗片,裡面被星狀毛。管部圓筒狀或稍呈漏斗狀,長5~7mm,下部有深縊痕,其位置與子房頂部近等高,裂片4,三角形,長約3mm,近漸尖;無花瓣;雄蕊4,花絲極短。

果實及種子描述:堅果核果狀,為肉質的宿萼筒所包裹,橢圓形,長12~14mm,初被褐色鱗片,成熟時紅色,可食。

物候的描述:花秋末開放,果期為翌年4-5月。

生育環境:栽培土質以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為佳,排水、日照需良好。秋、冬至早春為生育盛期,每1~2個月施肥一次。果期後修剪整枝。性喜溫暖,耐高溫,生育適溫約15~28℃。常生向陽山坡、曠野或路旁。

用途描述:成株結實纍纍,頗具觀賞價值,適合庭植美化、大型盆栽。根、莖、葉、果實曬乾皆有藥用。
目前開花照片
開花時序圖
植栽位置圖
植栽位置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