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子植物Angiospermae > Fabaceae豆科
兔尾草
中文名: |
兔尾草 |
學 名: |
Uraria crinita (L.) Desv. ex DC. |
別 名: |
|
英 名: |
|
原產地: |
|
屬 名: |
|
種小名: |
|
亞種名: |
|
變種名: |
|
型 名: |
|
種命名者: |
|
亞種命名者: |
|
變種命名者: |
|
型命名者: |
|
是否為雜交種: |
|
特性項目

生活型:半灌木

葉的描述:三出葉至奇數羽狀複葉,小葉5~7;頂小葉長橢圓卵形,長8~12cm,寬4~6.5cm,先端銳形,具小托葉。

花序及花被的描述:穗形總狀花序,花萼鐘形,外被剛毛,花瓣蝶形,粉紅色。

果實及種子描述:莢果2~6節,摺疊於宿存萼片內。

物候的描述:夏季開花。

生育環境:全台空曠地、路旁及草生地上。

用途描述:可入藥,民間流行的"九尾雞(狗尾雞)"便是以兔尾草的根部去烹煮的,具有助脾運化的功效。
目前開花照片
開花時序圖
植栽位置圖
植栽位置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