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植物園

圖片說明

被子植物Angiospermae > Euphorbiaceae大戟科

烏臼

烏臼,葉子的圖片烏臼,葉子的圖片烏臼,葉子的圖片烏臼,全株的圖片

圖片說明:烏臼,葉子的圖片
中文名: 烏臼
學 名: Sapium sebiferum (L.) Roxb.
別 名: 椏臼、木油樹、烏油、烏樹果、瓊仔、倦子樹、虹樹、蠟燭樹、拱仔、蠟子木、王京子、樁仔
英 名: Chinese tallow tree
原產地: 中國大陸,目前已在臺灣馴化
屬 名:
種小名:
亞種名:
變種名:
型 名:
種命名者:
亞種命名者:
變種命名者:
型命名者:
是否為雜交種:

特性項目
* 生活型:落葉性喬木
* 樹幹及枝條的描述:因其樹老時則根部黑爛成臼,故得此名。樹幹有縱裂,樹形高大壯麗。樹皮有明顯的縱裂痕,皮孔明顯,樹皮有明顯的縱裂痕、含油性樹脂。
* 葉的描述:單葉互生,稜形全緣,前端尾狀漸尖,形極像魟魚,基部銳形,葉柄長約2~5cm,柄上有一對腺體,膜質而淡綠色,平滑無毛,秋、冬季節葉由綠轉紅色,更是臺灣平地少數的紅葉植物。
* 花序及花被的描述:單性花雌雄同株,總狀花序頂生,花小黃綠色。在整個花序裡,垂下來的前段是雌花、後段才是雄花,為了避免自花授粉,所以在開花過程中是雌花先開、雄花後開。花期為5~6月。
* 果實及種子描述:蒴果橢圓狀球形,子房3室,成熟時成黑褐色,種子球形外面包有一層富含蠟質的假種皮。
* 物候的描述:喜溫暖處,較不耐霜害,耐瘠貧。
* 生育環境:分佈華中、華南、日本、越南及印度。遍佈臺灣平地至山麓地帶。
* 用途描述:高經濟作物,極富觀賞價值,全株皆有用處:樹幹可當成材薪使用;樹根為中藥材之用;種子富含的蠟質可做蠟燭、肥皂或油漆的原料;葉為黑色染料,可染木棉等物;果實外覆的白色蠟質,是生產硼脂酸和油酸的原料,可製造油漆、蠟燭、和肥皂;核仁榨出的清油稱為「木油」,為黃色液體,點燈極明。也是庭院及行道樹理想之美化樹種,亦屬崩塌地生態復育之誘鳥植物。
* 其他特性描述:全株具白色乳汁,碰觸後容易引起皮膚過敏。乳汁及葉片均有毒,誤食有腹瀉、頭昏、口舌麻木等症狀。其果實為綠繡眼、白頭翁等鳥類的鳥餌植物。

植栽位置圖
回主頁  回植物列表 
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