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植物園

圖片說明

植物資料庫

被子植物Angiospermae/ Araceae天南星科
葉有長橢形、長卵形或披針形,葉面隨品種而變化,常有不同的銀色或白色斑紋鑲嵌 成株能開花,佛焰苞花序
葉單葉披針形,厚革質,葉面銀灰色分散墨綠色斑點,葉背灰綠色,葉長15~20cm,寬6~5cm。肉穗花序。
莖直立,不分枝,高度一般約在50~60公分。葉披針形或長橢圓形乃至卵形,中肋兩邊常不等大,通常為厚革質,葉色暗綠。並散生灰色、乳白色或黃綠色之斑點,葉柄基部具有長長的葉鞘。單性花,雌花在花序下部,雄花在上部,均無花被;肉穗花序常數個聚生,佛焰苞淡綠、黃綠或黃色,結果時便脫落。
春季開花。根莖粗短,肉質,具環形葉痕。葉小型,葉片半盾狀生或廣卵狀心形,先端銳尖,全緣;葉柄生於近基端下表面。花序柄常單生;佛焰苞肉質,綠色;雌花在下,雄花在上,中央為中性花。
夏季結果。莖肉質,粗壯,高可達2~3m。葉卵狀心型,具長柄,葉長60~100cm。肉穗花序。
株直立成有莖,或無莖或有攀繞性等,地下莖是繗莖,莖短小。葉自短莖中抽生,革質,盾形,基部心形,全緣,葉柄堅硬細長。花莖長,頂生,高於葉面,包片紅色,有光澤,心形;肉穗花序,棒狀,黃色。
株可達2公尺。葉2或3枚或更多,葉片闊卵至近圓形,盾狀,先端短銳尖或短漸尖;葉柄紅褐色或至少基部如此。
夏季開花紫芋為多年生草本塊莖性植物,株高60-150cm。葉大型,有長柄,柄紫色,葉片卵形至心形,葉柄盾狀著生,葉基心形。穗花序,雄花集中在花序上方,雌花集中在花序下方,子房 1 室;雌雄花均無花被。花序外側有大型佛焰苞保護。
秋季開花莖直立,節間短,莖節明顯葉片大型,橢圓形,葉叢生,葉柄基部呈鞘狀,略波狀緣,葉面泛佈各種乳白或乳黃色斑紋或斑點於秋季會開出佛焰花序,佛焰花序之總梗從葉鞘中抽出,佛焰苞常呈長圓狀披針形,肉穗花序較佛焰苞略短
具地上莖 葉柄長於葉片。葉卵形,先端銳尖,基部心形。 佛燄苞直立;花序下方雌花部呈圓柱形,與上方雄花部緊接。花單性,無花被;雄花具2-4雄蕊,雄蕊短,藥隔厚,花藥頂孔開裂,退化雄蕊2-4;雌花心皮 2-4,具1退化雄蕊,中軸胎座,胚珠多數。
莖葉粗大,藉攀緣根附著牆壁或枝柱生長,可延伸高及7-8m;攀緣根褐色、下垂性,粗長而形如電線,並有明顯葉痕。老株的葉片直徑長達1m以上,邊緣有深裂痕,葉片上亦有長圓形孔洞,猶如開了天窗,又似龜背,甚為奇特。佛焰花序開在葉腋,肉穗花序有如香腸或熱狗,成熟時能散發鳳梨與香蕉的混合香味,引人垂涎。
耐陰性強。莖呈蔓性或半蔓性,能生長氣根,攀附生長。依品種不同,有圓心形、長心形、卵三角形、羽狀裂葉、掌狀裂葉等變化;葉色有綠、褐紅、金黃等色。成株開花佛焰花序。
莖粗狀直立,莖上有明顯葉痕及電線狀之氣根。葉三角狀心形,全葉羽狀深裂,葉於莖頂向四方伸展,有長約 40~50 公分的葉柄,葉身鮮濃有光澤,呈卵狀心臟形,葉形小巧,葉柄質硬。穗花序,單性花,無花被總梗甚短。佛燄苞綠色,紅色宿存性。
莖易生氣根,蔓性不強,莖短,近直立性。葉由基部叢生,狹心形,先端尖狀,葉基凹入,新葉及主肋帶紅色,老葉轉濃綠,長葉柄,質硬。花單性,肉穗花序。
花期夏秋季。大萍走莖性強,全株密佈細白色絨毛不會沾水,不沾水的絨毛就是它浮在水面上的利器。大萍葉叢生為倒卵形狀橢圓形,邊緣為波浪狀,葉背淺灰綠,葉基部的短莖長有許多鬚根相當濃密,適合魚兒躲藏。佛燄花序著生於頂端葉腋。
可攀緣在樹幹、石壁或牆垣上,蔓莖常延伸達20公尺以上,由節處會長氣根。葉呈心臟形,隨蔓莖伸高而長大。葉及葉柄、蔓莖均呈黃綠色,葉片上有不規則黃金色或白色斑塊。很少開花。
葉二列排列,葉片兩側不等,全緣、羽狀淺裂或深裂;葉柄長,具關節,略具鞘。佛燄苞船形,脫落性。花序頂生,粗厚,無梗,密被花。花兩性,或具少數雌花;雄蕊4;子房長形,不完全2室。
葉4-5片,具長柄,長約17 cm,寬約14 cm,先端三角狀銳尖,基部心形,側脈約10對,下方2-3對基出。 佛燄苞綠色。
對光線適應力強,四季常綠生性強健。莖呈蔓性,莖節易生氣根,莖枝切口常流出白色汁液,匍匐或攀附支柱或牆垣向上生長。葉序覆互狀,單葉呈箭頭形,全緣;幼葉呈戟形或箭形單葉,成熟之老葉成掌裂,有3裂、5裂或多裂不等。花期在4~8月,花是淡綠或淡黃色的佛焰苞。
回科目列表  回主頁 
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