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ft   第223期電子報
寫封信 臺北植物園
中文版 2025年
English 03月發行
訂閱電子報 第223期電子報
 
最新消息   導覽活動
AI無法取代的自然探索教育 林試所辦種子教師研習
* AI無法取代的自然探索教育 林試所辦種子教師研習
AI時代的來臨,越來越多人類的產業將被AI取代。但是,AI是否可以取代傳統教育呢?「失去山林的孩子---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」作者理查.洛夫(Richard Louv)在書中強調:人類因疏遠自然而產生的各種表現,如感覺遲鈍、注意力不集中、發胖、容易憂慮、缺乏同理心等等症狀。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更呼籲,AI難取代情感與體驗,學做事前先學做人。 more更多
 
3月薔薇科植物
*3月薔薇科植物
「玫瑰,玫瑰我愛你……」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老歌,代表著人們對於愛情的憧憬與渴望。情人節會送一束玫瑰給心愛的人表達心意。但…俗稱的玫瑰與薔薇植物學上到底指的是何種植物呢? 薔薇科植物形態非常多樣,從低矮的草本、蔓藤、灌木到高大的喬木都有。薔薇科植物全世界約有3300餘種,廣布全球,以溫帶居多。玫瑰是人類栽培最久的觀賞植物之一,中國2000年前玫瑰就已經開始作為觀賞花卉栽培,現在廣布世界是世界四 more更多
深入淺山山村市集在智農 推動綠色經濟與生態保育
* 深入淺山山村市集在智農 推動綠色經濟與生態保育
為促進山村永續發展,串聯綠色經濟與國土生態保育,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攜手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舉辦「深入淺山 山村市集,於(2月15日),在屏東縣高樹鄉的智慧農業學校熱鬧登場。本次活動不僅是市集,也是讓生態、文化與地方產業對話的平台,透過展覽、講座與手作體驗,帶領參與者重新思考土地與環境的關係。 more更多
 
林試所分析福山植物園聲景 四季超分明
*林試所分析福山植物園聲景 四季超分明
農業部林業試驗所近年透過聲學監測管理的試驗林生態系統狀況,其中就包含福山植物園,林試所表示,目前已完成分析2023年、2024年的錄音資料,並結合機器學習技術將資料分類,未來隨資料累積,將可更進一步掌握極端氣候事件如颱風等過後,生態系統恢復速度與韌性。 福山植物園區內有廣大的水生植物池與原始森林區,園區內不難見到山羌、台灣野山羊等野生動物,林試所近年透過過聲學監測福山植物園的聲景動態,發現這 more更多
專題文章   好花共賞   人物介紹
不想錯過你―三種土壤無脊椎動物採集法之成效
*不想錯過你―三種土壤無脊椎動物採集法之成效
著名的海洋學家及海洋生物學家雅克-伊夫庫斯托(JacquesYves Cousteau)曾說,人類對於海洋的認識,遠不及對太空的認識。然而近年來的研究發現,人類對土壤以及一大群在土壤裡生活的生物的認識,也可能不及對海洋的瞭解。過去人類對土壤動物的關注,主要是集中在會取食植物組織的植食性類群,因其不僅直接影響植物的健康與生長,也常引發植物疫病,而被視為需要控制的病蟲害。但近年來,土壤本身即被視為一種 more更多
more檔案下載
  綠色重生― 屏鵝公路的蛻變與未來
*綠色重生― 屏鵝公路的蛻變與未來
2022年5月,行政院重新啟動「屏鵝公路纜線141公里地下化暨種樹百里2.0計 畫」,以短短半年的時間,將屏鵝公路全線纜線地下化,並針對道路兩側行道樹和中央分隔島的綠籬實施總體檢,提出了以科學專業為基礎的植樹規劃,以確保樹木的生長和健康。計畫完成後,經過多次颱風的襲擊,九成以上新植樹木未倒伏,公路沿線亦未因風災而停電,顯示此一計畫的成功。本文將回顧30年來造成屏鵝公路樹木生長不佳的因素,分析當前 more更多
  昆蟲的寄主植物及其相關 議題的討論
*昆蟲的寄主植物及其相關 議題的討論
對植食性昆蟲進行研究、原生種保育或需要制定害蟲防治策略時,應先了解該蟲的寄主植物(host plant)種類及範圍(host range),否則便無法全面掌握其生態行為,也將無法就目標植物(target plant)執行族群動態的監測、保育措施或蟲害防治。然而,除需鑑定植物種類外,也要知道該蟲各階段形態,接下來才能進行「系統性的科學調查」,以釐清寄主植物的範圍,是否隨該蟲的生長發育或季節而變化。 more更多
more檔案下載

園區之美


亞馬遜百合
Viburnum suspensum Lindl.????
長筒莢迷
Hibiscus rosa-sinensis L.??
朱槿
Mahonia oiwakensis Hayata???????
阿里山十大功勞
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 Gawl.???
珊瑚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