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子植物Angiospermae > Poaceae禾本科
小米
中文名: |
小米 |
學 名: |
Setaria italica (L.) P. Beauv. |
別 名: |
粟、黍仔、黃粟、稷、稚仔、狗尾祗、粟谷、狗尾粟、粱 |
英 名: |
Italian millet |
原產地: |
|
屬 名: |
|
種小名: |
|
亞種名: |
|
變種名: |
|
型 名: |
|
種命名者: |
|
亞種命名者: |
|
變種命名者: |
|
型命名者: |
|
是否為雜交種: |
|
特性項目

生活型:一年生草本

樹幹及枝條的描述:稈高1-1.5m,直立,叢生。

葉的描述:葉披針狀,表面粗糙,葉舌為一圈毛所構成;葉緣具細鋸齒,葉柄鞘狀,在莖桿外面之葉舌可防止雨水流入葉鞘裡,以免莖稈浸水腐爛。

花序及花被的描述:穗狀圓錐花序,成熟時下垂,主軸密被毛;小穗含2朵小花,密被剛毛。

果實及種子描述:穎果由硬質的外稃與內稃所包圍。

物候的描述:花期5-10月。

生育環境:分佈於溫帶及亞熱帶地區。在臺灣,海拔2,000m以下的山地都可栽培。

用途描述:小米是原住民重要的古老民俗及糧食作物,供作煮飯、煮粥、釀酒、糕餅、點心等,莖、稈、穀當飼料,小米酒是原住民豐年祭不可缺少的祭品。用小米梗燒成的灰可用來為文手的傷口上色。

其他特性描述:小米較一般雜糧作物耐旱、抗病蟲害、耐貯藏、生育期短。
目前開花照片
開花時序圖
植栽位置圖
植栽位置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