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植物園

圖片說明

植物資料庫

被子植物Angiospermae/ Amaryllidaceae石蒜科
4~7月盛產。多年生,高約30~50cm。葉叢生,中空,近似3~5角形,細長柔軟,被有白粉。繖形花序,小花白或紫色。
盛產於夏季。高可達50cm,莖短縮;折斷後有辛味之粘液。簇生,葉子具強烈氣味。葉身長圓筒形,中空,深綠,表皮光滑,有蠟質;蔥白由白色似莖梗的葉鞘組成。花苔中空,繖型花序球狀,多花,花白色。
莖白色。葉青綠色,線形,扁平細長,生育強,分蘗多。開花期會抽出花莖,花白,形小。
2~4月採收蒜球,青蒜11~2月盛產。1~2年生,株高約40~60cm,地下有鱗莖,扁球形,由多數小蒜瓣聚合形成。葉互生,線狀劍形,基部凹槽狀,先端漸尖。花梗、花苞淡綠色。
葉呈長條狀,反曲下垂,長可達1公尺,葉肉厚而多汁,葉緣波浪狀,葉基抱莖。花頂生,由多達20~50朵小花組成的繖形花序,花冠白色,具淡淡的清香,花冠筒細長,花被片6,花絲細長。
春末至夏季開花。株高60~100cm,地下具有粗大球形鱗莖。葉叢生,具短柄,葉片粗大,長劍形略扁,肉質性,深綠色而有光澤。繖形花序,花白色筒狀,花瓣6枚細長,基部三分之一處與漏斗形副冠相連,雄蕊突出,具芳香。
花期 9~10 月。果期 10~12 月。 株高30-50cm,鱗莖近球形具鱗片,外被黑褐色鱗莖皮質。 葉基生,肉質而厚,葉成劍形,上部漸狹尖,基部帶紫色,上面黃綠色,背面灰綠色。 聚繖花序頂生,花葶高 30~60 公分,著生花 5~10 朵,具短梗,花冠黃至金黃色,花筒長不及 2 公分,裂瓣 6 枚,長約 5~7 公分, ...
花期 9~10 月、果期 10~12 月。 鱗莖廣橢圓形或近球形,直徑 1.5~3.5 公分,外被紫褐色鱗莖皮質。 葉基生,線形或帶形,長 15~30 公分,寬 1~2 公分,肉質,先端鈍形或尖形,全緣,上面青綠色,背面粉白色。 花葶高 20~35 公分,實心;聚繖花序,著生花 4~6 朵;苞片膜質,棕褐色,披針形;花兩性 ...
性喜高溫耐陰,春末至夏季開花。株高約25~50cm,地下有鱗莖。葉自鱗莖抽出,闊心形,先端突尖,葉表平行脈。花莖自葉叢中抽生,繖形花序,小花10數,雪白色,清雅芳香。
花期極長,幾乎全年都能賞花,但以夏、秋季為盛開。具圓柱形小麟莖,其莖葉均含韭味;成株為叢生狀。 葉成束基生,綠色,狹長線形,扁平,全緣,先端尖,莖葉均含有香味。 聚繖花序,花莖自葉叢中抽出,花頂生,有花 8~20 朵,淡紫色至紫色,具長梗,管狀花,具柄,花被 6,子房上位 3室。
夏至秋季開花。葉叢生細長,狀似蔥。花色白,也有粉紅或黃色品種,略成漏斗狀,花藥黃。
春末至秋初開花。葉單葉線型,狀似韭菜。花粉紅或桃紅色。
回科目列表  回主頁 

回頂端